理財
資料顯示狀態
-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
-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
-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
-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,需另外發request
- 最終應顯示 12 筆
發request狀態
-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
- 最終應發request 195 次
loading狀態
- 正在發request中:否
-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,開啟無限滾動功能

會員專區
【基金講堂】買債券ETF賺價差是錦上添花
上週美國聯準會的鷹派說法,又要讓期待賺取價差的債券投資人失望了。債券ETF是收益型商品,主要靠收息獲利,利率愈高應愈受歡迎,若出現價差只是錦上添花,不應當成主要獲利來源。
2023/09/28 05:59

會員專區
【理財專題】政策成幫凶 建商落跑 揭危老都更3大陷阱
台北市屋齡超過30年的老宅逾64萬戶,平均屋齡37年,天龍國可說是六都市容最老舊的城市。2017年《危老條例》遞出容積獎勵誘因,近年在六都遍地開花,尤其北市核准件數830件更是全國之冠。原本良善的立意,卻因建商與民眾之間存在高度的資訊不對稱,6年來彷彿摸著石頭過河,由於缺乏政府監督把關,頻傳危老都更建商落跑,地主戶和承購戶面對爛尾工地欲哭無淚,讓台灣的都更之路雪上加霜。
2023/09/26 05:59

會員專區
【達觀股市】聯準會鷹派暫停升息 出乎市場預料
上週是超級央行週,其中最重要的機構自然是美國聯準會了。雖然聯準會一如市場預期維持利率不變,但聯準會的點陣圖與經濟預測,卻透露出了鷹派思維,這也成為公開市場委員會會後,股市大幅震盪的主要原因。
2023/09/26 05:58

會員專區
【基金講堂】對中國救市不要有太美好預期
過去一個月,中國官方陸續推出鬆綁房貸利率、降準(調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)等措施,希望增強市場流動性;但房企違約頻傳,就算官方釋出再多資金,鬆綁再多政策,恐怕還是難以刺激房地產買氣,更遑論扭轉整體經濟以及股市的趨勢。
2023/09/21 05:59

會員專區
【理財最前線】AI爆發先進封裝產能告急 8檔CoWoS概念股市場黑馬
AI晶片需求大爆發,使節省功耗與成本、提高晶片效能的CoWoS先進封裝產能嚴重吃緊,輝達財務長也證實,由於台積電在CoWoS產能供不應求,為應付龐大AI處理器需求,目前已與國內其他封裝供應商:日月光投控、聯電做洽談。法人指出,CoWoS概念股將是繼AI伺服器後爆發力最顯著的族群,尤其短期需求明確,投資人務必把握機會。
2023/09/20 05:59

會員專區
【達人理財】慢飆股3年賺1倍 價值投資大戶存股新標的曝光
4年前,價值投資大戶傅君玉以股息前後購入5戶新北市新板特區頂級豪宅,當時他盤算著,買進預售屋,以每年付出的工程款,來鎖定4、5年後的房價;如今,他不但備妥豪宅足額款,股票價值成長更超過50%,就連入手的豪宅總值也增長破億元。他「空手奪白刃」的投資功力,讓所有存股族折服,不禁讓人好奇,現在傅君玉口袋標的是哪幾檔?
2023/09/19 05:59

會員專區
【達觀股市】留意旅遊業轉弱訊號
2023年以來,全球製造業一直處在去庫存過程,所以,亞洲多數出口導向國家的貿易數據,都不盡理想。相對來說,服務業可以說是支持全球經濟與就業復甦的關鍵,其中航空、旅遊、酒店與餐飲,更是享受到疫情解封後的報復性消費浪潮,業績節節攀升。
2023/09/19 05:58

會員專區
【基金講堂】直接買債券還是債券ETF
去年美國聯準會連續升息,同步造成美元債券殖利率升高後,不少投資人開始考慮投入債券。問題是,要直接買債券,還是透過債券基金或ETF?這問題可從幾個面向來看。
2023/09/14 05:59

會員專區
【達人理財】花5年完成43歲退休目標 女工程師年領200萬股利
只用5年時間就完成退休目標,工程師V大做到了!她篩選出適合自己的金融股、高成長股,並將身上所有存款投入,打造所得替代率100%的投資組合,如今年領逾百萬元股利。儘管5年過程中,經歷疫情、美國急升息的股市崩跌,但她甚至提前半年達成退休計畫,V大自信地說:「這個投資組合經得起考驗!」
2023/09/12 05:58

會員專區
【達觀股市】華為新手機投下震撼彈
中國科技公司華為,近期發布了5G手機Mate 60 Pro,消息一出,市場譁然;美國那斯達克指數(NASDAQ)甚至因此出現連續多天下跌。
2023/09/12 05:58

會員專區
【基金講堂】中國基金該續抱還是出場
疫情解封後,許多投資人對中國經濟體的表現有很高的期待,今年2月的一份調查就顯示,有五分之四的經理人樂觀預期中國經濟將加速成長,但現在只剩五分之一的經理人抱持同樣想法,同時對中國GDP的預測最低點,則為4.6%。
2023/09/07 05:59

會員專區
【達人理財】科學投資法征服股海 全職奶爸用2條線滾上億
超馬芭樂(王仲麟)38歲退休,當全職奶爸陪伴女兒成長,他用「科學投資法」打造自己的小金庫;除用現金股息領取被動收入,以股利擴大資產規模,並用還原週KD操作個股。近期知名戰役是去年11月買進百張緯創,並在今年7月底算準時機下車,短短半年獲利千萬元。53歲的他說,投資不能憑感覺,要有科學依據,他受訪親述滾出上億身價的芭樂戰法。
2023/09/05 07:10